同济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6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场经验] 【转载】带领做梦的人追梦——我创办CareerVenture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 10:4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到这篇文章,有多少人会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从这篇文章中要寻找一点takeaway的话,我希望你们记住——要做一个追梦的人,而不是一个做梦的人。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向往着一种自己渴望的生活,却又不去向你的理想生活努力,而又对退而求其次的现状不满足。他们不停地抱怨,说我要的生活不是这个样子的。你问他们如何改变,他们会回答你“不知道”,“没办法”,“大家都这样”,然后继续抱怨自己如何屌丝,如何苦逼,但自己是个有梦想的人,自己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苦逼地努力着。

形容这一群人的词汇叫做卢瑟。他们以大部分人无法完成作为自己不努力不思考的理由;以付出的时间作为借口,告诉自己很努力,并全然不顾努力的方向,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成功。他们最终失败了之后,就以“我很努力,但天赋不够”为理由聊以自慰。卢瑟又叫撸sir,撸sir好色,但很懒,不愿意学习夜店舞和泡妞技巧,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自己撸,撸完之后还要上网感慨一句,“屌丝就是没前途啊,妹子都被高富帅泡走了”,引来一片撸sir同仁的喝彩和共鸣。撸sir觉得很满意,撸一撸睡了。

如果你从上面一段当中看到了一点点自己的身影,那希望你们可以记住,光有梦想不够,有追逐梦想的行动也不够——重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求职这件事情,不是光凭感觉就行,而是像高考那样,需要大量针对性的刻苦训练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Don’t be a dreamer.

Be a dream chaser.



正文




过去的两个多月经历了日夜无休,一周七日,一日平均工作17小时的投行暑期实习。实习结束的那天在兰桂坊喝得烂醉,第二天一早在醉醺醺中被MD的电话吵醒,通知我公司愿意给我一份合同让我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公司说最近业务繁忙,希望我能提前入职,越早越好。我早就答应我的合伙人在实习结束后着手经营CareerVenture——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向公司请求了一段长假期,回到上海参与CareerVenture的建设——我不想因为我的提前入职,而使千万大学生与即将踏入职场的青年丧失这样一个获得最正确最优质的职业生涯发展之道与求职培训的平台,一个能够带领他们向梦想中的职业发起冲击的平台。

他们中的很多比我更优秀,更聪明,更肯吃苦——也许只是缺了一点点正确的方法,和一点点对梦想最原始的坚持。他们缺乏一个优秀的指点者、领路人。



成功是有捷径的




如果把现在的我放到五年前,我绝不相信自己能踏入投资银行——或者有可能都不一定知道这个行业,正如现在的大多数大学生。如果没有一场复旦自主招生的考试,凭我的高考分数我应该会混迹于一所二三流的一本院校——后面的人生就不好假设了,也许是出国了,也许是苟且在上海随便找个工作混混日子,总之会和现在走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在当时的那场被复旦招生办称为“无法准备,考察知识底蕴的综合大杂烩”的考试中,我靠着三个月的日夜突击获得了800分满分的成绩——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于考题方向的预判、难点与猜测十分到位。

后来我想过把我的这套方法市场化,但由于自身执行力有限,加上复旦招生办的阻挠,这一想法并未成型。但一年后,CareerVenture的另一合伙人Henry自主招生高分进入复旦,并创办了名学堂教育——一家针对自主招生市场的专业教育咨询机构。如今名学堂已是年营业额近千万的细分市场领先者,三年来将超过1000多名学生送进复旦交大。三年前参加自主招生培训的人还都是尝鲜者,如今哪怕 再厉害的学生也很少敢不经培训就去考试了。过去各校招生办一直宣传不要迷信培训机构,自主招生是挑素质型考生无法培训云云,如今这番话早已被推翻,名学堂 的学员笔试平均分三年内上升了近30分!

无论多少人在你面前强调他人的成功无法复制,成功无捷径可走,我始终强调,成功一定是有捷径可以走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空子可以钻的,关键在于一颗擅长发现捷径的眼睛。

由于早早地就获得了预录取,高三下半学期我一直在研究大学的学习材料——闲来也翻了翻复旦的课表。有位好心的学长告诉我,在复旦不同的老师给分的松紧程度大相径庭。我当时一直没想过出国保研或者找工作什么的,只是觉得把GPA弄高点总没有坏处,于是就上复旦bbs研究了一番哪个老师的课好——我无法研究清楚复旦所有老师的给分习惯,但已有的信息已足够将那些较为“安全”的课填满我的150学分。大一下半学期,我在发布了《复旦选课学概论》七篇连载,至今已四年,虽在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软件的衬托下显得已有点过时,但依然在被所有新生广泛转载与阅读——其核心观点其实就两点:第一是选给分好的老师,第二是上课挑软柿子捏。

有人说我太功利,我只能告诉你,如果市场上这些花不了你多少时间,基本算是risk free arbitrage的机会你都不抓住,你也只能是一生劳苦的命了。大学里的时间十分有限,你需要把它用于更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实习、搞学生工作、关心时事、谈恋爱或者培养兄弟之间的感情上,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尽可能大的效果。

我不知道中国为什么有多少人非常appreciate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能活几百年,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

而你的青春非常短暂,容不起你走错一步。

如果你没有爹可以拼,你就必须发现那条最短的路,以最快的速度走,才能按时达到终点。

然而我也走错了很多路,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求职起步过晚。正如同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一样,复旦的career service是几乎没有的。当时只知道名校+高GPA+牛实习就可以拿到投资银行的面试——我自认为自己的前两项已经过关,而找实习的意识也属较早,大二在我的朋友们都依然沉浸在dota中的时候,我已经通过了KPMG Elite Program的面试,听有些学张说四大最近几年有点略坑爹,还搞出几例猝死,但是作为实习还是蛮锻炼人的,就觉得这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后来才发现坑爹——那些VIP们早就拼爹去了高盛鼎晖弘毅,差一点也是中金中信,没爹拼的靠自己拿了Bain或者BCG的PTA,我这个在四大混的实在是拼不过他们(由此可见,你们要明白不是所有人的话都是值得信赖的——当你的目标只有1%的人可以实现,你就只能听那些top 1%的达成了这个目标的人的话。一些top 10%的被各种普通人公认的牛人,或者是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家长,抑或是一些不懂行的求职咨询机构说的话,你要把它们视作bullshit,不然很容易犯我这样的认为大三寒假去做个四大就可以拿着简历去麦肯锡高盛招摇撞骗的错误)。

由此我错过了最适合申请投行暑期的大三上,我差不多明白自己现实的通向IBD的道路是大四申请internship然后再出国读个顶级商学院master,绕一条很大很大但看起来是最短的弯路。但大三的下半学期有一件事情又燃起了我的希望——当时摩根华鑫的IBD部门刚刚筹建,我申请后即获得了面试机会(现在看来一定是因为4月份早就没人关注internship market了所以我才能被面,但当时我觉得我简历那么牛当然应该至少拿个面试……)我大学学的是保险,那时候我corporate finance毛也不懂,电面靠吹吹leadership混了过去。到终面前一天,我问国际金融系的同学借了本公司财务书突击通宵了一番,凭着半吊子的水平去面试——那会我甚至不知道摩根华鑫是做A股的,那会把WACC念成Dublew A See See,EBITDA念成E Bee Eye Tea Dea A,可想而知面试官在心里骂了我多少遍SB了。

终面挂了后十分影响士气,第二天GMAT考了660,加上我当时的托福只有98分,我一度觉得我就在复旦读个研究生混三年算了吧。然而我始终没有完全放弃自己,死磕了两个月英语后,把G往上刷了100分,T往上刷了12分,算是老天还对我客气吧……

大三暑假前我的Resume上已有一个四大一个top 5 consulting,但我已经明白要拿到top investment bank的面试完全不是一张“普通牛人”的简历可以达到的了。由于从爸妈到三姑四姨都没有人明白什么叫做投资银行,更不要说拖个关系让我去哪实习了,我只能找了朋友的邻居的上司的合作伙伴的朋友(大概是这么层关系)同意我去一家排名靠前的土券商实习三周。

三个星期,他们发了点材料给我学,然后除了让我在数据库里找一堆数外啥也没让我干,实习结束后我都不知道该往简历上放什么。

不过我很明白这些玩意对付各大商学院那些back office出身的大叔大妈面试官们绝逼是足够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找数据算是比较高级的事情了。于是在11月份靠着自己强大的sales技巧毫无怯色地拿下了MIT, Oxford和Vanderbilt的offer。

当时也不是没有找过中介咨询过。记得当时找到了一家中国著名上市教育机构求定位,他们告诉我我可以申上Rochester……我跟他说申上MIT或Oxford给20万干不干他们说不干,然后我就自己申上了MIT和Oxford。到了MIT我问那些请教过中介但最后选择DIY的朋友,他们的反馈跟我几乎是一致的——即中介会打压学员的申请期望。

插一句,我觉得中国某些公司的经营模式真是捉急——他们又想赚钱,又不愿意提供高增值的服务,始终把战略眼光停留在批量生产低增值或不增值服务上,毫无社会责任感而言。一个无法为客户实现价值的公司,也许可以挣一些钱,但永远无法变成一家伟大的企业。CareerVenture认为,判断一个公司是不是好公司,一个商业模式是不是好模式很简单,只需看它是否能够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当你真正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了价值,那么它一定是好的模式,而盈利只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果,永远不该成为我们的目的。

这里如果有申请商科硕士的人,你们必须记住:第一,申请学校要比找工作容易得多得多,因为你是掏钱的一方;第二,文书与简历永远比GT和GPA更重要——最终你拿到很牛的工作offer了他们才会有credentials;第三,看你申请材料的那些admission office的人不会厉害到哪里去,以master of finance为例,有的压根不怎么懂金融,你只要多比他们懂一点点就行。所以除非他们拿教授来面你,不然你在面试的时候可以使劲装逼当他们是弱智。

那些学长学姐或某些机构跟你说的,“HR阅人无数,你的经历里有多少水分别人一眼便知”的话,根本就不用去理会。问题是HR看人再多他也毕竟只是HR,商学院admission officer看过再多人他也只是admission officer——他们的专业高度决定了他们只能从表面看人,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看得深入。

就像有人告诉你他看了一万部AV,一眼便知哪个女优是真高潮哪个女优是假高潮一样——你可以当他是扯淡,因为他毕竟是个看客,而不是那个演戏的男优。

拿到学校offer后我又开始飘了,觉得自己这样的屌丝终于特么可以上世界名校了,以后一定是一把投行抢着要。我发邮件给了所有华尔街大行的HR,要求更换之前投出去的IBD暑期实习网申简历。

然而现实再一次打击了我。由于简历技巧的缺乏以及实习经历水分太多,九大投行只有一家公司给了我电面。由于当时心思全部放在master申请上,会计公司财务知识依然捉急。记得公司当时让我walk through an income statement,我拿着临时打印下来的一张利润表从上往下读——可惜我拿的表是这家银行的利润表(做过IBD明白什么是FIG Accounting的人应该能够猜到这是个多囧的局面)。电话对面直接抛过来一句话:

Have you ever learned accounting?

我说Yes. But about two years ago.

电话对面的女人说了句You haven’t dealt with accounting for two years but you are applying for investment banking. Hmm… Interesting!

不知道你们可不可以想像写到这里的时候那声刺耳的interesting一直在我耳边回响。直到现在都无法忘记。到后来每次复习的时候有所懈怠,我就会想起这声响亮的interesting,如同一记耳光抽打在我的脸上。

为了把简历上的水实习的水分榨干,在去MIT的第一个月,我就找了家当地的PE Firm当no-pay intern,把learning作为搬砖的回报。在这一年里,公司的associate教了我很多financial modeling并给了我实战的经验。至此我终于获得了一份可以过掉大部分公司first round screening的简历。

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家里有点关系的朋友们而言的确是可以大大缩短的——想做IBD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先上个不差于NYU的美本,刷刷水课混个3.8的GPA,然后大一大二暑假靠关系弄个big name的VIP实习,大三靠自己投个暑期实习然后争取转正……

但我知道看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家里半点关系都没,什么都得靠自己混,大二的时候发现post出来的实习只招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大三的时候发现自己实习经历有限,顶级公司根本不会垂青你……这就是大部分人所需要面对的现实,你可能需要四年半或者五年半,来积累出他人两年半积累出的一张简历。但是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我创办CareerVenture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许许多多和我情况差不多的没有那么多前一辈的关系可以leverage的人,可以不用付出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谋到自己理想中的职业——或者在付出了很长时间的努力后,不至于空手而归。

然后就是面试。95%-99%的投递简历者无法获得投资银行暑期实习的面试,而获得面试的5%当中,又有至少90%-95%会倒在两轮面试中。常常参加面试的人会知道,每场面试都会到那么几个看上去英俊潇洒的帅哥,说着一口流利稳重的英语,或者碰到几个童颜巨乳衣着性感笑容甜美的面试官看了都不想面直接想扑倒的美女。这些人面试只要不表现地太脑残,一般是挂不了的——而且由于interviewer想放他们,给他们的题会相对简单一些。

如果你们和我一样又不高又不帅又不喜欢笑,整一副屌丝气质,如果面试碰到的所有candidate都是上段所述的那两类人,那我唯一的建议就是放弃——我要是公司我也雇帅哥美女而不是我自己。毕竟会计这种东西可以教的,卖相气质这种东西虽然也可以整,但难度比较大。好在这种人毕竟少,每次面试碰到那么两三个最多了,而且他们当中真的有人会因为经历太一帆风顺,以前的面试经历也太一帆风顺,而在一些莫名其妙的点上screw up的。因此普通人还是有机会的,成功的例子除了我之外其实还有不少。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面试的容错率很低,而且面试题的难度会加大。尤其是那些看你不爽的面试官,会把那些最难的technical题抛给你。不过你们相信我,只要你准备的充分,一定会享受看到面试官那种“艹,这丫怎么又答对了,又没有理由挂他了”的眼神的。

六月初到了香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一个兼具城市与自然的地方,一个单身男人的天堂——当然,不属于IBD Analyst,更不属于IBD Summer Analyst。75天的实习中,有不下5天睡眠在2小时以内,不下30天睡眠在4小时以内——很多人都跟我表达过想做IBD的愿望,但这份工作绝对不适合想安安全全太太平平过日子的人,它只适合那些天生热爱折腾的人。当然,这个世界永远不缺热爱折腾的人,缺的是热爱折腾,却又不知道怎么折腾,或者懒得去研究怎么折腾的人。

而我们,CareerVenture,就是去给那些懒得去研究怎么折腾的人一些建议的团队,告诉他们一些折腾的方法。我上述的经历,没有任何传奇,没有任何普通人做不到的地方——所有的一切,无非是寻找到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路径,然后用全部的决心,不择手段地一条道走到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从一个没学过corporate finance,不懂IB和IBD区别的人,到成为一名fulltime investment banker,真的不需要太久。由CareerVenture另一位创始人Henry曾经创办的FCC Club(Future Consultants & Bankers Club),通过一学期的高强度训练帮助20余名复旦大三学生从不知如何写简历的求职小白转变为包揽顶级summer internship offer的求职大牛。所有20余名学员几乎都拿到了满意的offer,包括 Mckinsey*1, BCG* 4, Bain*1, P&G*3、 OC&C*1、CICC*1、 ZS Associates*1、Roland Berger *7、Monitor Deloitte.*1、PWC Strategy*2、Ping An Ventures *2 、Towers Watson*1……我们相信,只要基础扎实,训练方法得当,拿offer的过程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关于创立CareerVenture的决定




在决定是提前入职还是回上海创业的节点上,我碰到了一位清华的朋友,当年高考可以比我多考七八十分的那种既聪明又刻苦的人。他说清华没有任何career service,很多朋友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工作可以做,哪些适合他们——很多人大学四年都没有一份像样的实习,以至于连网申都没法提交。这番话让我大为触动,我觉得对于这些高中比我努力十倍才得以考进清华,然后彻夜学习以至于没时间找实习,最后草草地找一份平凡的工作的人,实在是应该得到一些更配得上他们努力回报的结果。你们可能会攻击我说只有投行和对冲基金才算是好工作么?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每个人总有个相对的目标,如果说一些人觉得从小学到大学苦逼学习了十六年然后找一份朝九晚七月入六千的苦逼工作还算是他们想要的生活,那我也无话可说,问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们的感受并非如此。

我们不是第一家提供career service的中国公司,但我们一定是革命性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只卖理想不给干货的“心灵鸡汤式”career service,搬出一些没有面过几场试的培训师,教你认知一下自己,介绍一下各个行业的特点,再泛泛地讲一些适合所有行业、毫无针对性的面试策略,就把这些粗加工的产品推向凶险的求职市场——这一点就连北美最顶级的商学院都无法避免。在MIT  Sloan学习一年我付出了近8万美金的学费——我觉得至少有2万是花在了career service上,which helped me on literally nothing。当我第一次坐下向他们寻求求职意见时他们告诉我“Your resume is great. Just be yourself and tell your story confidently”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帮人除了英文好别的一点都不能指望他们。面试怎么可以Be yourself呢,面试一定是“Be the best you can be”。Be yourself才能拿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适合自己的offer根本就是bullshit,世界上的工作根本没有所谓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只有强与弱,qualified 和unqualified  之分,优秀的人才(比如CareerVenture另一创始人Henry)能在不同面试官前游刃有余让大家都喜欢同时拿下咨询、MKT、风险投资等等offer还能业余搞搞公司,而不够努力不够强的人拼命be yourself 讨好面试官但是拿个普通500强的offer都费力。能否考上北大数学系看得不是你有多热爱数学,而是你高考或者自招的分数能考多高。现在,为了求职你也可以学习好所有的求职skills包下一堆offer。本质上求职是个技术活,跟学数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practice makes perfect!比如在投行的面试中,不管你平时是个多粗枝大叶的人呢,你一定要告诉他们你是个detail-oriented的人,再举一个表明你detail-oriented的例子,然后他们就真的会信。

我是不会告诉他们我去纽约面试那天把皮鞋落在波士顿,最后在Macy早上开门的5分钟内直接不看价提走一双皮鞋打车冲向华尔街的。

“心灵鸡汤”式的求职建议固然听得爽,但对于提升自身的求职竞争力,是几乎没有帮助的。我始终觉得如果申请IBD只有真正的banker才能给你建议,申请Trading只有真正的trader才能给你建议,申请Consulting只能找consultant——就如同训练GMAT阅读只能让一个高分考过GMAT的人教你“GMAT阅读方法”,而不是一个专门负责教授“英语阅读方法”的大学英语老师。

我深知自己并不精通所有行业,因此寻找了大量分布在不同行业的精英加入CareerVenture的团队,他们来自于著名外资银行、快消公司、投行、咨询或世界500强企业。我们集聚了如此庞大甚至可以说是豪华的队伍,有些人甚至放弃了各种机会一起来做这番事业,通宵制定课程、赶制教材,就是希望做出更好的产品,在今年的求职 季中帮助到一些有梦想的人。课程的整个构架和每一块内容都经过严肃的讨论,绝非夸夸其谈。我们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请到了货真价实的insiders来修订教材和课程,力求所有信息都清晰准确、一语中的。

我们的教材博采国外经典教材之长,包括Wetfeet, Vault, Mergers & Inquisition等等,编写团队也通读了应届生上的面经,采访了大量刚面试过的学生,保证所有案例都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亦充分利用人脉,采访了许 多行业insiders,从刚通过面试的offeree、企业HR到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所有教材编写好后,都先给真正的新大三、大四学生试讲一遍,反馈通过后才能正式使用。并且虽然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上课期间只能讲最精华的部分,但是教材上非常完整的阐述了整个学习体系和练习资料,可以让学生不断巩固训练和复习。

最适合的人,最用心的团队,他们用最丰富的经验所构建的体系,和从众多精华里优中选优才编写出的一份份讲义和教材。这是使CareerVenture与众不同的原因,也是你为什么应该相信,我们可以给予的不只是信心和鸡血,而是真实的干货,是使你成功的方法和诀窍。

结语

我不知道此文一出是否会有人说我们功利,说我们浮夸,说我们投机。我不会关心他人怎么评价我们,也不会计较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我只关心CareerVenture学员在接受了我们的培训后,有多少人拿到了原本拿不到的心仪offer——这是CareerVenture团队为所有学员创造的最核心的价值。

复旦是一个鼓励提倡做梦的地方,四年来我观察身边的人,始终是做梦的多,追梦的少。在复旦待了四年,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复旦人,因为我向复旦学弟学妹传授的信念始终是下面五个字:

自由,

但有用!



Ricky

2013.8.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同济大学论坛

GMT+8, 2024-5-5 17:40 , Processed in 0.1109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